天然 美玉 文化
石晶缘珠宝翡翠批发
当前位置: 翡翠 > 认识珠宝 >

关于翡翠发展以及翡翠在不同地区历史中的不同影响

时间:2021-07 编辑:石晶缘点击:


在每个时代翡翠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特点的玉器文化。

古玩拍卖交易网小编推荐:

了解关于素面翡翠和雕花翡翠谁的价值更胜一筹

浅谈关于从古至今喜欢传翡翠而不喜传金的原因

你知道几种关于翡翠玉器的雕刻工艺

你需要知道关于翡翠手镯怎么样的细节

  滇文化地区一直比较闭塞,紧邻翡翠产地,又是一个白、彝、傣等多民族地区,不同的民族文化使其对于翡翠有独到的理解。

  白族人以洱海一带为聚集中心,洱海在他们心目中是神,所以白族文化对洱海有特别的情感,因此白族人对水头好的飘花翡翠特别偏好,在大理地区 常见的、出土 多的是飘花翡翠,至今收藏 多的也是飘花翡翠。 有代表性的是喜洲人,他们在三月街或渔潭会,都会寻找并高价收藏上好的飘花翡翠。飘花翡翠中 知名的是段家玉,水是透明的玻璃水,里面有着绿色的渣草花,乍一看,就像是清澈的河水里有水草在轻轻荡漾。

  

dbb193a3c708fd938bad5c5bc0b88334.png


  在抚仙湖周边的玉溪地区各民族对于种水上等的翡翠有独特的偏好。从出土与传世的大量老翡翠来看,玉溪地区的淡晴水或者无色的冰种玻璃种翡翠 多。如果你在云南经营翡翠,就会发现玉溪人对种水好的翡翠情有独钟,相对来说在滇池北岸的昆明人也对种水货青睐,这与一洼澄清,深不可测的抚仙湖是紧密相关的

  身居深山的彝族,喜欢色彩鲜明的服饰,对白绿材料偏爱。白地青往往在该区域出土或传家。而紧邻四川盆地的凉山彝族与昭通彝族,则把翡翠文化传播到川渝地区,至今,白地青或者白糯地带翠的翡翠始终受到川渝地区的追捧。

  翡翠文化的传播曾在民国战乱与新中国建立后生产一度停滞,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与脱离大陆的香港,随着经济的发展,率先对翡翠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。大概是因为台湾香港地区的精英多数是从大陆过去,而这部分人多数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,其先辈多数为满清遗老或者是士大夫,基本没有受到新中国的文化洗礼,较多的保留了传统的翡翠文化,崇尚绿色,红色的翡翠,当然也有很多新的认识。而在经济发展,受东西方文化冲撞下的港台地区,逐渐喜好颜色阳俏的翡翠,比如黄加绿、福禄寿三彩、阳绿等等翡翠品种。

  

738b4841a54ba27231f13e299f3faefe.png


  在较为后期发展的广东地区,上好的翡翠料子稀少,刚刚开始就是在效仿香港地区,水头好,色彩阳的翡翠作为上品,而在后期,该类料子也极其稀少,聪明、善于经营取巧的广东人就开始炒作无色的翡翠品种,正是商品经济急剧发展,泡沫膨胀的近13年,符合了很多人的心态。因此至今,资源储备巨大的无色玻璃种翡翠受到广东人 大推崇,并依靠其强大的推销炒作能力,把这些概念灌入绝大多数翡翠爱好者的心中。无色玻璃种翡翠成为 疯狂的石头。

  翡翠的工艺也随着时代推进而发展,由简到繁,由繁到精。



关键词:关于,翡翠,发展,以及,在,不同,地区,历史,中的,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